□蒋璟璟
据“平安清华”微信公号9月29日消息,针对部分人员参与“黑导”“黄牛”活动牟利,清华大学9月28日发布警示通报,有2名教职工被行政拘留。通报提及,近期,学校发生多起校内人员违规报备、违规载客入校的情况,部分人员参与“黑导”“黄牛”活动牟利,严重扰乱校园秩序、影响校园安全。学校已联动公安机关,依法依规依纪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。(中新社)
围绕顶尖名校“进校参观资格”的黄牛生意,存在久矣。只不过,以往就此的信息披露,多是浅尝辄止的,真正追问到底的不多。都知道有黄牛票,那么黄牛票又是从何而来的?尽管舆论早有学校有人“里应外合”的猜想,但校方长期以来要么是不置可否、要么是大事化小,就算有调查和处理,一般也是内部消化的。与之相较,此番清华的一纸通报可谓和盘托出,“多名师生参与黄牛活动牟利被查处,2名教职工被拘”,如此也算自揭其丑了。
很明显,某些学生、教职工,与黄牛勾连之深,已然到了“是可忍孰不可忍”的地步。校方若不及时严肃处理、释出信号,便不足以以儆效尤,便不足以阻断这条灰色产业链在校园内的渗透。就此来说,清华大学新近发布的“警示通报”,既是例行的校务公开、信息告知,更可以解读出某种敲打、震慑的含义。相当一部分师生,其实并不清楚“违规报备、违规载客入校”的行为性质,同时也低估了学校的治理意志,此番清华抓典型、立规矩,有力回击了错判。
其实,师生、教职工为校外人士报备入校,学校系统后台都是有记录可查的。基于很简单的数据比对,就能锁定哪些人高频预约带不同人进校,就能发现哪些学生经常趋同性地组团“报备带客”……毋庸讳言,以往校方对于这些本就掌握的线索,并未较真下狠手。但是,随着清华黄牛票事件一再引发巨大舆情,随着公安机关的外部调查最终指向了校里的内鬼,重压之下的清华,最终别无选择,只能亮明态度、展现决心。
内部人经报备之后,可带客入校,这是高校的通行做法。然而,在清华入校参观预约一票难求的大背景下,上述这种“便利性政策”,俨然有了某种特许专营的意味,于是乎,也就被一些心眼活泛的师生做成了“副业”。原想着无本万利、赚点小钱,可若是长此以往、“获利金额巨大”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此次通报还提及,某些学生不仅做黄牛生意,还发展其他学生为“下线”,“小副业”做成了“大买卖”,汲汲营营、乌烟瘴气,其对于校园风气之败坏,可想而知。
利用学校给予的“便利”违规报备、带客入校,藉此不当获利,除了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,其本身其实也是不诚信、不君子的行径。就一所大学而言,既要教书育人,也要“以事教人”。两教职工当“黄牛”被拘配资实盘平台,这真实而沉重的一课里,大家都应该学到点东西。
卓信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